澎湃新闻2023-05-05 18:18:34
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图
(相关资料图)
近日,来自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害虫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全面回溯影响松材线虫病(PWD)发生与流行的关键因子及中国东北与西北地区的发生条件,对松材线虫北扩西进的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Pine Wilt Disease in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China: A Comprehensive Risk Review”发表在在Forests期刊上。
研究显示,松材线虫病已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有明显的蔓延趋势,这种被称为松树“癌症”的疫病在中国所有低海拔松林中都有可能发生,而东北地区的风险远高于西北地区。
研究认为,木材检疫、疫情监测和根除是中国木材松材线虫病防治的核心措施。建议对东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采取隔离预防为主的措施。
“松材线虫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病材的运输实现的。2021年,黑龙江省一家公司在从美国进口的松树中发现了活的松材线虫。因此,从这方面来看,东北地区的松材线虫防治仍需加强。东北地区非疫区应建立更有效的检疫措施,如快速检测和提高感染木材的可追溯性。”研究称。
松材线虫(PWN),原产于北美,最初记录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它于1929年首次被发现,并于1934年命名。松材线虫在入侵地区引起严重的松材线虫病(简称PWD),是一种致命的松树病。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前报道,松材线虫是造成我国森林资源损失最为严重的重大外来有害生物,属于国家重大生态灾害。松材线虫破坏力极强,松树一旦感染,40天左右便会死亡,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治,被称为松树的“癌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3-5年即可造成整片松林死亡。
1982年,松材线虫病在我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中山陵首次被发现,截至2019年5月已在全国18个省的588个县级行政区发生,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达上百亿元。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公告,2022年中国大陆共有19个省级松材线虫病疫区。所有七个行政地理区域(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均有松材线虫病发生。只有华北(天津市)疫区被根除。东北地区的省级疫区包括辽宁省和吉林省,西北地区的省级疫区包括陕西省和甘肃省。目前,中国东北和西北最前沿的松材线虫病疫点分别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王庆县和甘肃省陇南市康县。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松材线虫、媒介墨天牛、寄主松树、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认为,中国年平均气温10℃等温线是松材线虫病的分布界限,在等温线以北不会发生松材线虫病。然而,2018年和2021年,松材线虫病先后入侵辽宁省和吉林省,打破了传统认识,也给东北松林资源带来了威胁。
“无论温度如何,松材线虫在中国所有地区都能存活。”研究发现,东亚地区的松材线虫病害系统的致病力远高于原产地,中国松材线虫株系繁殖力、致病力强于原产地,而带病松树和木材的运输导致松材线虫在全球时空尺度的复杂发生。
关键词: